close
孫志遠醫案:項某某,女,36歲,1987年2月4日診。主訴少腹脹痛,氣上沖胸,胸悶室塞,氣息短促,一日發作數次。伴失眠、煩躁。素有此疾,常因情緒刺激而誘發。舌偏暗,苔白膩,脈弦滑。
處以: 桂枝、白芍、酸棗仁(研吞)各15克,制厚朴12克,大棗6枚,檀香(後下)6克,杏仁9克,炙甘草4.5克,生薑3片。 3劑後,奔豚即止,夜寐轉安,唯少腹脹滿不好,原方去檀香加烏藥15克,又3劑後告愈。
史丹利按:這個醫案根本與桂枝加厚朴杏仁湯無關,一開始應該用苓桂棗甘湯來治療,這個醫生算是歪打正著。
這裡的胸悶室塞、氣息短促是氣上衝造成的,屬於水飲上衝引起的神經性的症狀,是苓桂劑的主治,因為是神經性症狀,所以常見煩躁、失眠,這也是茯苓之所以可以安神的原因。除此之外,甘草、大棗也可以治煩躁,就像甘麥大棗湯的意思。
這個患者根本不需要厚朴、杏仁;更不用說,酸棗仁、檀香,乃至於後來加入的烏藥,最後的少腹脹很可能是白芍引起的,總之,這些都是醫者自己憑想像的用藥,沒有學習的價值;再來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是不合適治療奔豚證,醫案的名稱不過就是譁眾取寵、想要博取名聲罷了,像這類的醫案還挺多的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