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- 問曰:病有得之一日,不發熱而惡寒者,何也?答曰:雖得之一日,惡寒將自罷,即自汗出而惡熱也。
- 問曰:惡寒何故自罷?答曰:陽明居中,主土也,萬物所歸,無所復傳。始雖惡寒,二日自止,此為陽明病也。
- 問曰:病有太陽陽明,有正陽陽明,有少陽陽明,何謂也?答曰:太陽陽明者,脾約是也。正陽陽明者,胃家實是也。少陽陽明者,發汗,利小便已,胃中燥煩實,大便難是也。
在傷寒論中,太陽病是發熱惡寒,陽明病是發熱不惡寒,而一般由太陽病傳變至陽明病的時間大約是在五六日至六七日左右,可是前二條卻是第一日有發熱惡寒,第二日則只發熱而已,說明傳變的速度遠比一般的情況要快很多,因此這並非是一般情況。
在第三條,張仲景將陽明病分成三種。第一種,「太陽陽明」是指表證發汗後,可能因為汗出太過,或是病人本身就屬於津液偏少的情況,造成一時之間腸道過於乾燥而難以排出大便的情況。
第二種「少陽陽明」則是在少陽病階段,因誤汗、誤利小便引起病情進一步往陽明病發展的情況。
唯有第三種「正陽陽明」一開始即稱「胃家實」,這並不是經過治療之後引起的病情變化,說明得病初始即呈現裡實證或裡熱證。因此可以推測正陽陽明所指的就是後世醫家所說的溫病(溫病的特徵,即是傳變迅速的熱病),換句話說,溫病的治療方法與規律完全可以在傷寒論陽明病篇中找到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