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劉渡舟醫案:劉某菜,男,41歲。患病已三月,項背強緊,顧盼俯仰不能自如,自汗出而惡風。問其大便則稱稀溏,每日二三次,伴有脫肛與後重等症。切其脈浮,視其舌苔白潤。辨為桂枝加葛根湯證,其大便溏薄,肛腸下墜後重,則為陽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,為“太陽陽明合病”

處方: 桂枝15克,白芍15克,葛根16克,生薑12克,炙甘草lo克,大棗12枚。 服藥後,不須啜粥,連服7劑,諸症霍然。

史丹利按:由綠色部分可以看出,即使像劉老這樣的傷寒大家也是胡說八道,葛根本身就可以止瀉,跟陽明受邪沒什麼關係,這些都是主流中醫的想像。

項背僵緊+自汗惡風+脈浮弱=桂枝加葛根湯證,而葛根本身屬於清熱生津藥,同時又有止瀉的功能,所以在葛根湯條才會有「太陽陽明者,必自下利」的描述,這說明葛根湯證已經有裡熱的發展趨勢,這裡的下利不是感染性,而是腸胃型感冒這類的腹瀉。

在史丹利的臨床經驗中,治療項背拘急或是落枕,用葛根湯遠比桂枝加葛根湯有效,因為現代人營養好經得起麻黃的解表作用,葛根湯其實是桂枝湯+葛根+麻黃,所以本身有很強的補充津液解飢的作用,其中麻黃更能加速津液的流通分布。如果是單側的落枕,再加上低劑量的大黃、附子,效果更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史丹利 的頭像
    史丹利

    史丹利的平民經方研習所

    史丹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