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神琴溪醫案:一婦人患下利數年,不進食,形體羸瘦,肌膚甲錯,不能起臥,醫時以參、附、訶、罌之類治之。先生診之曰:百合篇所謂見於陰者,以陽法拯之者也,乃與大劑之桂枝湯,使覆而取汗,下利止。更與百合知母場,以穀食調理之,漸漸復原。
史丹利按:這則醫案史丹利研究過很多次,起初我認為自己的醫術太差,所以無法理解,現在我敢肯定這位日本醫者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。
倘若這位婦人是無法進食的話,能夠下利數年嗎?沒有吃東西,哪來東西下利,所以這位患者真正的情況應該是食慾不佳、容易腹瀉,而這跟屬於裡熱虛證的百合病不同,因此引用百合病條文來解釋根本沒有意義,純粹只是賣弄學識而已。
既然知道這位患者是食慾不振、容易腹瀉,身體營養缺乏,所以形體羸瘦、肌膚甲錯、不能起臥,這時候我們必須了解的是患者究竟是陽證?還是陰證?根據之前的醫生使用過參附劑無效(可能是附子理中湯),加上這位醫者引用百合病的條文來看,這位患者應該是陽證。
因此下利、津液虛的陽證不免讓史丹利想到:「太陰病,脈浮者,可發汗,宜桂枝湯」這裡的太陰病並不是真正的太陰病,何以知之?由後面的脈浮二字可知,真正的太陰病是不可能脈浮的,所以這裡的太陰病是指患者津液虛+下利而言,也就是說津液虛但不到陰證的程度,出現下利、脈仍浮的,可以考慮用桂枝湯來治療。
史丹利曾經治過一位肝癌患者,在感冒後出現腹瀉,除了下肢輕微酸痛,沒有其他的症狀,給予桂枝湯後,患者很快就止瀉。
這位日本醫者會使用桂枝湯的可能原因,應該是來自腹診--腹直肌攣急來判斷的,腹直肌攣急說明腹部完全無脂肪堆積,甚至不需觸摸,眼睛就能看到,這說明患者營養非常缺乏,而桂枝湯證是這種患者最佳的營養劑。